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文创产业» 研学旅行

职教城研学营地方案

创建辽宁省中小学职业教育研学旅行营地实

一、背景与意义

(一)政策背景

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种德育途径和要求,将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纳入“实践育人”途径,强调了其独特的育人价值。2017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了研学旅行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考察探究”中的一部分,明确了其课程性质。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促进了研学旅行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以职业体验(教育)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建设,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2017、2018年教育部命名581个单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40个单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各省也陆续命名省级、市级基地、营地。各基地、营地研学活动的开展,已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

(二)价值意义

研学旅行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教育价值得到了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广泛认可。研学旅行是一种行走的课程、动态的课程、生成的课程,具有综合育人价值,获得多种人生体验,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审美情趣、信息意识和用于探究的素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让学生在集体中生活,培养自我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对未来职业的认知感与职业规划能力,形成知行合一的健全人格品质。

二、创建基础与条件保障

(一)创建基础

1.鞍山市教育局研学旅行相关要求

2017年11月6日鞍山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规范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通知》;2019年4月鞍山市教育局印发《鞍山市中小学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标准》;同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规范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的通知》(鞍教发〔2019〕9号)文件,从课程设计、活动原则、活动实施、安全保障、研学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规范实施研学旅行服务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而促进学生“学思融合、知行统一”。

2.职教城良好的基础条件

鞍山市职教城是鞍山市委、市政府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整合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在辽宁省乃至全国率先建成的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大学生实训、农民工培训、社会化培训于一体的,目前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专业最齐全、功能最完善的职业教育园区。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安全保卫先进单位,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鞍山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等。

职教城实际建设用地1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建设有教学区、实训区、生活区、文体活动区、景观区,现有167个专业(工种),含本科、大专及中专,专业设置覆盖一、二、三产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职教城各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能够充分满足中小学生研学活动的需要

针对研学活动需求,职教城提供1号宿舍楼(11000㎡)作为研学学生宿舍,配齐基本生活设施,可同时满足1000人以上同时住宿;提供2号学生餐厅作为就餐场所,可同时满足1000人以上同时就餐;提供职教城卫生所医疗服务,满足学生基本医疗保障需要;各岗位配备专门服务人员,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

(二)条件保障

1.稳定的经费来源与年度经费投入保障

职教城研学营地依托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每年国家、省市为职业教育发展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基地运营有保障。职教城管委会及所属学校根据营地发展需要,也将加大投入,不断完善营地运营条件。

2.完善周边配套服务

职教城地处鞍山经济开发区,距离沈大高速公路鞍山出口3公里,交通便利。有3条公交线路到达职教城。附近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鞍山医院,有职教城医疗所,能够及时提供医疗保障服务职教城周边拥国家AAAAA级景区——千山风景区、全国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基地——鞍钢博物馆、全国最大的君子兰花卉种植基地——禾道君子兰种植基地及鞍山市科技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实践教育资源,极大丰富了研学旅行课程内容,提供了线路保障,能够满足中小学生2-5天的研学需求。

三、创建原则

——教育性原则。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实践性原则。体现钢铁文化、千山文化特色,拓展学生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

——安全性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配备完善的安全保障设施,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的安全。

——公益性原则。体现公益性教育属性,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减免费用。

四、课程设计与评价

根据教育部要求,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按照“系统规划、分类设计、纵横贯通、有机衔接、有效推进”的构想进行总体设计开发确定“一条主线”、个主题的营地建设思路;学工、学农、学军大课程板块;制定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开发中小学研学课程、设计活动方案实施实践平台。

(一)设计思路与课程

1.一条主线职业教育、职业体验、未来职业规划为主线贯穿于研学活动始终,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富有成效职业教育体验式研学活动,创建特色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2.个主题:国防教育主题传统文化主题、宪法教育主题、农业体验主题、大国工匠主题素质拓展主题

(1)国防教育主题以国防教育为主导,加强对我国现代化国防科技的认知;开展“我是一个兵”军事训练体验活动普及消防、地震、避险、急救自救、“三防”等专业知识。设置与课程应的多功能展区、活动区,配齐设施设备开设《国之重器》、《三防教育》、《我是一个兵》及《爱国主义影视片赏析》等课程

(2)传统文化主题体验传统孝道、文明礼仪之道;学习书法、国画、陶艺、诗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味皮影戏、剪纸等非遗文化开设《千山传说》、《传统礼仪》、《陶艺》、《楹联与春节》、《二十四节气》、《皮影戏欣赏》、《鞍山评书》等课程。

(3)宪法教育主题:组织学生在职教城宪法广场学习宪法知识,组织开展师生国旗下宣誓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学生遵守宪法、法律意识和爱国情怀开设《国家宪法大讲堂》、《国旗下的誓言》、《法律常识》等课程。

(4)农业体验主题:观看农业发展史展览普及粮食育种、种植及花卉栽培、畜牧养殖等农业常识,了解高科技生态农业体验扦插等农业技术,感受现代科技农业魅力。开设《种子的诞生》、《玉米是这样长成的》、《了不起的设施农业》、《农业博物馆》等课程

(5)大国工匠主题:充分利用职教城装备制造设备和专业优势,组织开展钢铁文化、机械加工、数控机床等学习体验活动,学习孟泰、王崇伦、李超等模范人物的大国工匠精神,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培养未来职业规划能力。开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3D打印》、《交通工具发展史》、《中国数控机床的诞生》《花式糕点制作体验》、《心肺复苏》、《VR虚拟体验》课程。

(6)素质拓展主题:组织适合青少年团队建设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拓展学习能力培养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进取精神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开设《定向越野》、《野外生存技巧》、《齐心协力》等课程。

(二构建研学评价体系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学校要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学旅行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故研学旅行课程需要全面性的、全过程的、多主体的评价,兼顾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核心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全过程评价

是研学旅行课程评价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特色研学的重要特点是跨学科、重体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生成性、参与性,强调学生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意识养成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1)过程性评价。伴随学生活动进行的评价。评价方法可以是多样性的,可以相应地采取调查法、测验法、访谈法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2)表现性评价。要求学生在特定的真实或模拟实训场地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以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或者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采取方法:第一,全体评价者共同参与,统一对评价标准的理解和评分细则的执行。第二,进行小组交流和展示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交流表达能力做出评价。第三,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表现性评价,判断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发展水平。

(3)档案袋评价。通过对研学旅行档案袋的形成过程和最终结果进行分析,对学生发展状况作出价值判断。可分为文件型档案袋和展示型档案袋,采用的方法是,教师观察法、逸事记录法、访谈法等。

2.多元主体评价

包括学生、家长、老师、同学等参与课程的相关人员,根据学科特点和评价内容需要参与评价,通过多元评价数据对学生研学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对课程实施和学生发展形成较全面的反馈。

(三建设职业体验研学实践平台

围绕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建设形式多样的课程实施载体。建设主题鲜明、设备先进、氛围浓厚现代制造技术等7个职业教育、职业体验区机器人活动室、开心厨房等15间特色功能教室、活动场馆传统文化长廊、宪法广场等5个户外活动场地等

1.职业教育体验

序号

名称

主要内容

地点

备注

1

现代制造技术体验

工业产品生产工艺智能制造体验、生产车间实地体验

1号实训楼、机械加工厂

2

烹饪面点体验

烹调技艺、面点制作

2号实训楼

3

现代艺术体验

国学教育、艺术欣赏、陶艺制作、插花艺术

艺术中心、创新创业基地

4

汽车科普展区

交通工具发展史、汽车机构科普展区、汽车文化艺术品展区

3号实训楼、农林基地

5

卫生护理体验

生命科学知识认知急救、护理知识学习

8号实训楼

6

信息技术体验

机器人操作、VR体验、智能家居体验

7号实训楼

7

生态农业体验

农业发展史展区、粮食作物种植、花卉栽培、畜牧养殖体验

农林基地

2.特色功能教室、活动场馆

装备制造生产车间、3D打印活动室、影视传媒活动室、开心厨房、机器人活动室、VR体验室、汽车文化展示室、汽车结构展室、生命科学馆、急救自救演练室、插花活动室、书法教室、皮影戏演播室、陶艺制作馆、国学教育主题教室场馆

3.户外活动场地

传统文化长廊宪法广场国防教育展区拓展训练场汽车主题园、爱国主义教育广场等。

成立研学管理机构,培养专业导学师

(一)成立管理机构

成立管委会主要领导牵头的研学组织机构,职教城相职能部门、相关学校分管同志为成员。设立综合协调部、教学实践部、安全管理部等3个管理部门,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制定完善餐厅和宿舍管理等规章制度和安全预案

(二)组建优质师资队伍

从职教城所属学校选拔热爱研学工作,拥有教师资格证、社会体育指导员证及拓展培训师证专业人员从事研学工作,保证营地研学课程的安全有效实施。同时,聘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岗位能手等走进营地,与同学们交流分享成功经验,开展职业启蒙教育。

、发展目标

发挥职教城优势,向钢铁、千山旅游延伸,努力将鞍山市职教城研学营地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设施最完善、管理最先进、教育体系最科学的中小学特色研学旅行营地。

——创建辽宁省中小学研学示范基地;

——建设省中小学生研学营地;

——申报全国首个职业教育研学营地。

成功经验

(一)卓有成效地开展研学活动

年初以来,职教城依托实训资源,组织了以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职教研学旅行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省内各市15000名中小学生研学。521,市委书记韩玉起在《培养研学基地 展示鞍山名片》(信息专报【201932期)上批示“职教城研学基地应发挥更大作用,由此向钢铁、千山旅游延伸”,提出今后研学基地发展方向。

(二)开发特色鲜明课程、配备德才兼备师资队伍

职教城研学营地采用“三阶段四环节”研学旅行课程模式开发研学课程。“三阶段”即是把研学旅行课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四环节”即是研学旅行课程分为确定目标、选择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环节

(三)评价与反馈

目前,到职教城参加研学学生参观了现代制造技术、交通运输、现代服务农林实训基地,涉及到一、二、三产业领域。到生命科学馆学习,到宪法广场宣誓研学教育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参与不同行业的职业活动,受到良好的职业启蒙教育,为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

                               鞍山职教城管委会

                                                           2019年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