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中国工业绘画之都的建议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3-12
关于打造中国工业绘画之都的建议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实现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升级是振兴东北经济的重要突破口。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两翼一体化”和 “城市活力建设”的战略部署,建议将鞍山打造成中国工业绘画之都。
一、打造中国工业绘画之都的优势
1.文化底蕴深厚
新中国成立以来,钢都鞍山地区活跃着一大批工业题材画家,他们以画笔描绘新时期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2017年5月,由省政协委员崔全顺教授领衔的鞍山师范学院工业绘画研究所正式成立,策划组织“中国钢都——2017当代国际水彩名家邀请展暨工业题材绘画国际论坛”,来自五大洲40个国家地区100名画家应遨出席。2019年获批国家艺术基金“‘当代中国工业题材’绘画人才培养”项目,来自全国八大美院及全国中青年画家70人参加培训,分别在北京、鞍山、意大利乌尔比诺市三地巡展,引发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深刻理解与思考,也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搭起了文化的桥梁,为钢都文化发展注入鲜活的艺术基因,融入了厚重的文化元素。
2.工业资源丰富
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鞍钢是中国工业的长子,工业形象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下新型工业浪潮中,十里钢城仍然保留着大工业时代宏伟的高炉、轰鸣的机车和亚洲第一大铁矿,城市内随处可见工业时代大量的印记,为完美表达当代工业文明之文化内涵,提供了丰富而且独一无二的素材。
3.各路名家荟萃
鞍山师范学院工业绘画研究所所长崔全顺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画家,长期从事工业题材绘画研究与创作,作品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以崔全顺教授为领军人物,汇集周刚、黄亚奇、赵世杰、黄洪涛等中国工业绘画大家,以及国际知名工业题材画家,以共和国工业长子—鞍钢为中心,融合抚顺煤炭、盘锦石油等东北老工业元素;以国家艺术基金“中国工业绘画人才培养”项目为核心,打造当代中国工业绘画创作中心、培训中心、交流中心,进而将鞍山打造成为“中国工业绘画之都”。
二、建议纳入“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建议将打造 “中国工业绘画之都”纳入到十四五规划文化产业的重要项目中,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的力度,并着重做好一“基地”和一“中心”的建设工作。
1.中国工业题材绘画人才培训基地
鞍山工业题材绘画在全国一直都有着重要影响カ,近年来,我市十分注重工业题材绘画、研究人才培养工作。鞍山师范学院工业绘画研究所,汇集十余位省内外画家、学者开展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目前已推出一批优秀作品,形成工业题材绘画团队和写生基地。2019年承办国家艺术基金“当代中国工业题材”绘画人才培养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受到来自全国各大美院教授、专业画家的高度评价,同时得到文化部通报表扬,一举成为全国工业题材绘画人才培养领军单位。
在此基础上,鞍山师范学院向文化部申报“全国工业题材绘画人才培训基地”,面向全国常态开展工业绘画人才培训、工业题材绘画国际论坛等高端艺术、学术活动,推动文化艺术品市场繁荣发展。钢都将再次绽放工业文明之光芒,展现鞍山文化活力。
2.中国钢铁元素雕塑研发中心
利用北京战略定位转移的机会,承接后798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整合全国的铸造艺术产业和综合文创产业,结合鞍钢的钢铁工艺资源优势,打造铸造艺术之都,未来雕塑之城。形成面向世界的庞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生巨大的直接经济价值和长远的社会文化旅游价值,成为鞍山文创产业的优秀案例。同时与“中国・钢都”工业遗产主题公园、鞍钢博物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工业主题研学项目相融合,形成集产、学、研、游、乐、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综合旅游景区。既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第一的钢铁元素雕塑研发中心,传承弘扬鞍钢文化,又以文化引领鞍山成为面向未来的真正意义上的钢铁艺术之都。